西安花纹板供给扰动犹存
2020年产能投放压力主要在下半年
2020年国内新产能将集中在年末释放。根据Mysteel等机构统计,2018年至今,钢铁行业的产能置换项目共96项,涉及新建炼钢产能7319万吨、炼铁产能6837万吨、电炉产能1292万吨;拟新建高炉48座、转炉45座、电炉16座;退出炼钢产能8648万吨、炼铁产能8361万吨。根据2—3年建设周期,约46个项目产能计划于2020年年底前开始陆续投产。但值得注意的是,随着新旧产能逐步切换,工艺技术的提升使得新设备的实际生产能力有可能高于原设备;限产严禁“一刀切”、钢厂环保水平不断改善,环保限产因素对供给端扰动的边际影响也在持续弱化;此外,原先的“僵尸”产能或通过产能置换重新释放,批小建大、违规新增也是风险因素,2020年供给端压力可能主要集中在下半年。
电炉产能释放逐步达到高峰。据机构统计,2017年取缔地条钢后是我们电炉钢产能发展的高峰期。2019年,拟/已建电炉产能为1830万吨,拟/已拆电炉产能190万吨,实际产能净增1640万吨;2020年达到高峰,拟/已建电炉产能为3043万吨,拟/已拆电炉产能468万吨,实际产能净增2575万吨。2020年后期,产能投放逐步减少。从直观净产能投放来看,2020年电炉产能压力较大,基本能覆盖产能减量。但电炉产能大小并非绝对核心,当前来看,废钢供给量是2019年影响电炉钢产量的核心变量。
环保因素对供给限制影响逐步削弱
我们认为环保因素影响将逐步削弱:第一,近几年钢铁企业环保改造进一步完善,企业逐步完成标准排放甚至是超低标准排放;第二,政策决策层面更加理性,随着环保政策取消“一刀切”,实施分类、精准的限产政策,限产压力也逐步减轻。但是,考虑到2020年是蓝天保卫战的收官之年,阶段性限产特别是采暖季限产措施可能要强于2019年。
产量
2019年产量增量明显。在供给侧改革的背景下,产能净减,但产量不降反增,究其原因,主要包含以下几个因素:一是2017年5月开始去化中频炉后,在高利润持续刺激下,钢企增产意愿强烈,长流程钢企通过在转炉(甚至高炉)添加废钢、提高铁矿石品位、工艺技术优化等措施不断提升产能利用率;二是短流程电炉产能的增复产(拥有电炉指标的新建产能和停产产能复产),最终体现为产能利用率的整体提升,产量同比出现明显增长。
粗钢产量方面,第一,环保限产弱化,高炉产能利用率维持高位,预估2020年环保限产力度与2019年持平;第二,生产工艺、高炉系数的提升将弥补高炉、转炉产能减量;第三,“僵尸”产能或通过产能置换重新释放,批小建大、违规新增增量部分抵消高炉、转炉产能减量;第四,废钢供给逐步增长,长短流程增产具有供给弹性,根据机构和模型预估供给增量在2000万吨,在利润维持的背景下,废钢仍将贡献可观粗钢增量。综合以上因素,我们预估2020年铁水产量有望与2019年持平,粗钢产量维持1%—2%的增长。
|